返回首页
您还没有登录!   登录 | 免费注册 | 搜索 |
宁静
  全部文章
所有分类
品茶论道:茶禅一味的寺院茶道

品茶论道:茶禅一味的寺院茶道

        寺院茶道的兴起,最初起源于僧人们的坐禅。僧人们坐禅时晚上不吃斋,又需要清醒的头脑、集中精力,所以饮茶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办法。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,而茶道的发源地是中国。当佛教传入中国后,在寺院中还未有饮茶之风。

        饮茶最初为药用, 是民间的产物,而后经陆羽对其进行多年的观察和研究,总结出一套科学的种茶、采茶、煮茶、品茶的方法,并赋予茶艺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,才形成最初的茶道。也许因为陆羽曾是僧人,后来交往中的好友也有许多僧人,如曾收养过陆羽的积公禅师,还有陆羽最交心的朋友诗僧皎然(他们在陆羽对茶道的研究上都给予了很多的帮助),陆羽的茶道逐渐传入寺院。反过来,由于寺院特殊的生活习惯,陆羽的茶道也渐渐被许多僧人所接受。唐人封演所著《封氏见闻记》说:“茶,早采者为茶,晚采者为茗。《本草》云:‘止渴,令人少眠。’南人好饮茶,北人初不多饮。开元中,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,大兴禅教。学禅,务于不寐,又不夕食,皆许其饮茶,人自怀挟,到处煮饮。从此转相仿效,遂成风俗。自邹、齐、沧、隶、浙至京邑城市,多开店铺,煎茶卖之,不问道俗,投钱取饮。其茶自江淮而来,舟车相继,所在山积,色额甚多。楚人陆鸿渐为茶论。说茶之功效、并煎茶、炙茶之法。造茶具二十四事,以都统笼贮之,远近倾慕,好事者家藏一幅。

        有常伯熊者,又因陆鸿渐之论,广润色之,于是茶道大行。王公朝士无不饮者。”可见,自寺院茶道兴起之后,饮茶之风从南方传到北方,沿街都是茶馆。无论民间百姓,还是王公贵族都好饮茶。
饮茶对于僧人,即可提神,又可领悟佛性。茶的俭朴,让人矜守俭德,不去贪图享乐;茶道的专注,让人的精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;茶水的清香,让人尤如喝进了大自然的精华,换来脑清意爽,生出缕缕佛国美景。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“茶禅一味”。

        寺院茶道也称寺院茶礼,有一套很严格的程序。寺院专设“茶堂”、“茶寮”作为以茶礼宾的礼物,专门配备“茶头”,施茶僧职位,用以接待、礼敬宾客。寺院大量用茶以供养三宝(佛、法、僧),并以茶招待香客。寺院在职事变更上,都要举行饮茶仪式,且有一定的规则程序。寺院茶礼有极为周祥的规定:有安排茶事的专职人员、茶事的固定程式、严格的等级、不同的规模运用于不同的场合。茶礼构成佛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
        名刹出名茶,自古有之。名刹多位于名山,名山多在深山云雾之中,即有野生之茶树,也宜于一般茶树的种植,如武夷岩茶就极负盛名。许多寺院都自种自饮,还可用来招待香客,为之解除疲乏。庐山东林寺名僧慧远,就曾以自种之茶招待陶渊明,吟诗饮茶,叙事谈经,终日不倦。

阅读全文>>
2007-08-18 16:17:42 |  浏览 (8921) | 
买了假茶送礼真尴尬=_=!

        现在流行送礼送保健品,在众多保健品种,我选择了送普洱茶,因为普洱茶存放的时间长,而且是很高尚的文化礼品,是其他保健品不具有的。

 

  我这次回乡想去见我的老师,一个对我恩重如山的人。在茶市里买普洱茶一下子就发难了,由于我不懂得如何挑选普洱茶,店家给我说普洱茶要越久的越好,拿出几个看似很久包装的普洱茶给我。我相信店家给我推荐的礼盒拿起就走。

  我的老师陈教授平时也喜欢喝普洱茶,看到我送的普洱茶让他藏不住的喜悦对我格外可亲。我想到花了几千元的普洱茶定能让老师非常兴奋。

  吃完饭不久,老师拿出自己的普洱茶来品赏,顺便一起把我送他的礼物拆开,看着老师小心的样子,自己在自豪。陈教授一套熟练的泡茶功夫很连贯协调,从不喝茶的我都感觉到喝茶的乐趣。喝了他收藏的好茶,整个人如神仙一样轻松自得,原来高深的茶文化需要体验境界。我顿时想让陈教授开我送的茶,与他的家伙比试。陈教授打开茶用鼻子嗅了一下,眼睛一瞪。我笑了一下,看吧咱的家伙一定强。

        陈教授和我的关系不一般,有什么都不会相互瞒着且不用那么客气,他没有顾我的感受,端着茶饼告诉我这茶是经过处理的,还教我如何辨别茶。我非常觉得尴尬,怎么能送一个这样的茶饼给我的老师。

        从这以后,我慢慢的在网上学着辨别普洱茶,慢慢的自己也喜欢上了普洱茶。

阅读全文>>
2007-08-20 17:05:24 |  浏览 (5453) | 
  19/19页  共 182 篇博文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  跳至